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虚词"诸"
(一)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于"古音同"乎")。 "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
(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4)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二)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众"等。例如: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成考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浙江成考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