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屯田制 196年,曹操在许昌招募流民,种植荒田,获得大量粮草,称屯田。随后,曹操在所有州郡设置田官,推广屯田,形成制度。为了解决军粮,吴蜀两国也效法曹魏实行屯田。这样,屯田制成为三国时期招抚流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主要措施。 2.江南的开发 原因:西晋末年至南朝,大批北方农民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并带...[详细]
1.三国分立 (1)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的一场兼并战争。200年,曹操和袁绍决战官渡。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后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208年,曹操为统一全国率军南下,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由于曹军士兵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且曹军中...[详细]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提出了“大一统”思想,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大力提倡儒家学说,还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此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王充:王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东汉前期,他对...[详细]
1.文景之治 汉初的统治者亲自参加了秦末农民战争,亲眼看到了农民起义****残暴的秦朝的伟大力量,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另外,经过多年战争之后,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急需恢复生产。为巩固统治,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 (1)汉高祖:①让士兵复员回家生产,免除若干年的徭役。②让战争期间逃亡...[详细]
1.秦的统一 统一的过程:秦王赢政当政后,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愿望,具有重大进步意义。 2.中央集权制度...[详细]
一、夏、商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详细]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北京人能利用打制石器(旧石器)和天然火,有简单语言,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人遗址的山顶洞穴中,生活着...[详细]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水资源不足) 世界第一大峡谷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我国西北地区物资出口最为便捷的港口是(连云港)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海岸,是大自然中哪位大师的杰作(冰川的侵蚀作用) 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人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