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个空,每空2分。共4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21.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间接____生态因子。
22.动物领域的主要特征有排他性、___伸缩性___、替代性。
23.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_不均匀性_不均匀性____,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
24.在植物种群中,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__自疏现象____。
25.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__呼吸消耗的能量多____。
26.种群增长包括正增长、负增长和__零增长____。
27.土壤有机质包括非腐殖质和__腐殖质____两大类。
28.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冬季多为___北___风。
29.基因和__物种多样性____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
30.种群密度有粗密度(或原始密度)和生态密度之分,按照生物实际占有的空间所计算的密度被称为__生态密度____。
31.生态学按生物栖息场所(也称生境类型)来分,可分为_陆地生态学_____和水域生态学。
32.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是_优势种_____,它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
33.在脊椎动物中,__鸟类____的光周期最为明显。
34.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布时,这些因子称为_限制因子_____。
35.环境按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_半自然环境_____和社会环境。
36.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调控性和_建设性_____。
37.生物多样性主要有遗传多样性、_生态系统多样性_____和物种多样性三个层次。
38.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可划分为_原生演替_____和次生演替两类。
39.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称为_生态对策_____。
40.根据环境范围大小,环境可分为宇宙环境、_地球环境_____、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现代生态学以人为研究中心,更加注重实践研究。(对)
42.短日照植物在北方可获得加长的营养生长期。(对)
43.种群增长率的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错)
44.哺乳动物大多属于K对策生物。(对)
45.捕食者和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协同进化。(对)
46.生物群落是由许多动物、植物组成的群体。(错)
47.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越不可能有相同的生活型。(错)
48.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原生演替。(错)
49.荒漠由于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错)
50.人类活动的干扰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错)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成考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浙江成考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