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作(一) 审题与立意 1、审题的关键是完整地理解题意,要看到题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面。有限制,可以用来规范立意和选材的大致范围,从而激活我们的写作动机和愿望,迅速进入构思状态;不加限制,则又给我们以独出心裁、自由发挥的广大空间,为丰富文章内容创造有利条件。 2、在写作实践中仍经常出现思路闭塞和偏离文题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A、思路闭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把限制条件看得过于简单。例如“谈机遇”,机遇是一种跟发展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小至一个人,一个单位,大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把握住眼前出现的机遇,就必定能使自己获得发展,这样理解题意思路自然广阔。可是有些考生的眼光只停留在自己身上,只从个人经历中寻找“机遇”,这无异于“画地为牢”。 B、偏离文题,往往是由于对题意的理解欠准确或不够深刻造成的。 3、正确地审题必须做到:一要善于把握题意的广度,努力发现那未加限制的广大的“自由空间”;二要用心挖掘题意的深度,不浅尝辄止。 4、立意跟文思的关系十分密切,立意越精深越明朗,文思就越顺畅。 5、立意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要敢于创新。新,就是站往时代的前列,那些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东西——就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独有的见解和体会。新,又意味着发人之所未发。 二要情意并重。思想和感情常常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就是这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文章的时候尤其是这样:我们歌颂新事物,揭露旧事物,我们赞扬真、善、美,批评假、恶、丑,怎么能不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呢? 6、立意也有技巧,常见的有借题发挥、小题大作、大题小作、画龙点睛、一字立骨、抑扬互用、卒章显志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切不可生搬硬套,技巧也是为内容服务的,抓住这个根本才能用得活,用得巧。 7、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轻率对待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时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过程中如果发现,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1、思想感情指的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他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些都无可掩饰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2、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晴的表现方式也是有区别的。在议论文中,不论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措辞的准确度和鲜明度常常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是否清晰,感情是否强烈;如果他思想清晰,感情强烈,措辞的准确度和鲜明度就高,反之刚低。在记叙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则常常表现在对文中人物或所述事件主要细节的描写上,这种描写反映着他的爱和憎、褒和贬。写景之文,则可以用一句老话来概括:“一切景语皆情语”。 3、思想感情健康与否,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立场、观点正确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流露出健康的思想感情。 4、立场、观点正确有一个基本的标准,这就是符合绝夫多数人的利益(包括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够引导人们向上,促使社会进步。如果我们时时事事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做,就能够鉴别是非、善恶,在一切重人问题上旌帜鲜明,这样自会培养起健康的思想感情。 5、文章的中心,实质上就是作者思想感晴的集中点,是文章的灵魂所在。中心明确的文章才能使读者有所收获才有可读性。 中心有一个提炼的过程,这就是:要将所有的索材作一番认真的分析研究。有了初步想法后,先决定取舍,后分清主次;如此反复数次,或对原来的想法作了修改和补充,或舍弃原来的想法而另立新意。 6、初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常犯的毛病是: (一)漫无中心。例如写件事只说事情的大致过程,面面俱到,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写清楚;议论一个问题,没有针对性.尽说些空话,或者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深刻体会。 (二)多中心。这往往是由于作者感受较多,自以为什么都很重要,不愿舍弃自己占有的材料造成的:其实,多中心正是没有中心。 (三)局部脱离中心。这种毛病跟前一类有相似之处,但只出现在个别段落或层次上。 内容充实 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正确,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内容充实,指的是文章反映客观生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基本的要求。 1、要想使文章内容充实起来,就必须做好两件事: 一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情形,并认真地想想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形,有什么意义和启示; 二是勤于动手,从书籍、报刊、见闻中搜集材料。这几件事又都离不开作者的感受能力,感受能力强者事事留心,得到的材料就多,到写作时可以左右逢源,不愁没的可写。 2、开阔思路有三点建议: 第一,抛弃为写文章而写文章的坏习惯,树立明确的写作目的。 第二,先内容后形式。如果先考虑内容,在初步选定两三件材料后,重新感受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想一想,越想可用的材料就越多,然后从中提炼出精华部分,思路自然畅通。最后考虑通篇的布局,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不会花费太大的气力。 第三,借助他人的优秀篇章。在思路闭塞时想一想同类型的优秀篇章的写法,常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但不要机械地模仿,要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结构完整 1、布局谋篇包括开头结尾、主体部分的段落层状,以及过渡照应等,这几方面做好了,结构自然完整无缺。 2、布局谋篇之法常因人、因事而异,笼统说来,无非是平直和奇险两种。这两种布局之法虽有难易之分,却并无高下之别。 A、奇险固然能引起阅读必趣,使人觉得耳目一新,然而非功底深厚、经验丰富者不能为;平直虽易为而貌似平常,但只要内容充实、生动,同样可以引入人胜。因此,初学者宜从平直人手,待有了相当的经验积累后再行变化,这是学写文章的正道;如果一开始就追求奇险,搞得不好往往适得其反,徒费心力。 B、平直,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形来安排文章的结构。例如记一件事,就可以先写事情的开端,次写它的经过——这往往要按它发展中的几个阶段(以人物、时问、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安排段落,最后写它的结局。这种布局方式,也可以称为“直录其事”。又如议论一个问题,就可以先提出这个问题(必要时可以加上关于问题产生背景的说明).然后分成几点来阐述或从正反两面来进行论述,最后归纳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布局方式,也可以称为“直抒其见”。至于说明事物的特点,通常所见的“总——分——总”这种格局也算得一种平直的方式。运用以上三种方式,可以大体上保证文章结构的完整。 3、过渡和照应,是加强文章内部联系、增强文章整体感的重要办法。过渡,指 的是承上启下的语、句、段,当上下两项内容不能自然联结在一起时,便需要用过渡的办法;过渡语句的长短应视内容的需要而定。 4、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这是写文章的基本法则。 语言通顺 1、语言通顺是说话写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 2、语言通顺有两个标准: 一是每句话都明白通顺,合乎语言规范和语言习惯,没有不可解的话,也不会出现歧义,这是低标准;要达到低标准,首先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凡不可省略的句子成分必须一一具备。初学者的习作,主谓不搭配、动宾不搭配、修饰语和中心语不搭配的情形相当普遍,这些毛病,大多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只要在写后认真朗读几遍就不难发现。 二是句与句之间衔接得自然合理,没有“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这是高标准。要达到高标准,首先要注意复句和句群中的层次;其次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和过渡语句。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成考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浙江成考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