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1一35 小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
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B.历史观的基木问题
C.思想路线的核心问题
D.变郑法的核心问题
2.马克思上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D)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近代英国哲学
C.近代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笑一笑,十年少;愁了愁,自了头”表明意识具有 (D)
A.目的性
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C.创造性
D.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人类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定的形态,人的意识统一与物质,这是(B)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之义的观点
5.对立统一规律提供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C)
浙江成考网
A.阶级分析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
C.矛盾分析方法
D.逻辑分析方法
6.下列选项中体现因果联系的是(D)
A.有无相生
B.过犹不及
C.冬去春来
D.摩擦生热
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变化是(C)
A.绝对性与相对性统一
B.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8.建筑上层观念指的是(A)
A.意识形态
B政治制度
C.法律制度
D.政治组织
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源于(D)
A.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
B.思想观念斗争的尖锐化
c.白然资源和环境变化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0.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作人”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D)
A.历史宿命论
B.历史决定论
C英雄史观
D群众史观
11.毛泽东思想开始萌的标志是(B)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B.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C)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
D.知识分子
19.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力量指的是(C)
A科技创新的力量
B文化创新的力量
C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D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分别是(B)
A. “两个转变”和“一体两翼“
B.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
C. ”一个中心”和“五湖四海”
D.“八个明确”和“四面八方”
2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C)
A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B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C.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D.围绕传承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2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第二个阶到本世纪中叶(D)
A.实现总体小康
B消除绝对贫困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在新发展理念中,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是(B)
B.协调发展
A创新发展
D.共享发展
C绿色发展
24.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新发展格局指(C)
A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B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D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5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D)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D.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讲
26.毛泽东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D)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27.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A)
C.国防现代化
B.以德治国
A.四项基本厦则
D.依宪治国
2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A)
C.国际政治秩序
B.阶级立场
A.人民立场
C.历史自觉
D. 求真务实
29.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的宗旨和根本分别是(A)
A.人民安全和政治安全
B.科技安全和网络安全
C.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
D.资源安全和太空安全
30.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的是(A)
A.能打胜仗
B.作风优良
C.听党指挥
D.军民融合
31.2022年8月28日开工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一平陆运河位于(D)
A.四川
B.云南
C.贵州
D.广西
32.党的二十大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A)
A.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B.增强自信,继续前进
C.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D.厉奋发,勇毅前行
33.2023年3月26日,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B)
A.哥伦比亚
B.洪都拉斯
C.南非
D.古巴
34.2023年5月19日,首居中国一中亚峰会表《中国一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决心携手构建(D)
A.中国一中亚丝路开发银行
C.中国一中亚经济合作组织
B,中国一中亚自由贸易区
D.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
35.2023年6月26日至28日+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将每年8月15日设立为
A.全国土地日
C.全国生态日
B.国家完法日
D.全民健身日
简答题
3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能够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套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巾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闸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对独立性最集中的表现。
37.简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D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38.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9. 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正确方向。
2、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推动者、引领者,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文化。
3、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业关键在党。
论述题
40. 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 它们的区别表现在;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务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们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开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
3. 制裂感性认识和理想认识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成教条,到处生搬硬套。
41. 党的18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积极推进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了外交工作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试述新时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涵。
1. 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2. 在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中国之所以不结盟,一方面是总结经验,感到结盟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因为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求我们继续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成考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浙江成考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