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艺术分类的五种主要方法 (1) 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 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详细]
考点1 客体世界 客体世界,是指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考点2 艺术创作与制作 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活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是艺术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详细]
考点1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考点2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 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考点3 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 (1) 系统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状况,...[详细]
骨学 长骨:有骨髓腔,骺软骨使长骨长长,(指骨。锁骨、肋骨不是长骨) 不规则骨:含气骨,耳骨、顶骨、上颌骨、筛骨 骨质、骨膜(包裹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鼓膜使长骨增粗)、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髂骨、胸骨和椎骨等处终生保存红骨髓)骨穿的部位是髂后上嵴 椎骨:向后方延伸一个棘突 颈椎:有横突孔,第七颈...[详细]
一、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变动 (一)体温的概念 人体的外周组织即表层,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机体深部(心、肺、脑和腹腔内脏等处)的温度称为深部温度。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口腔温度平均比直肠温度低0...[详细]
一、吸收的主要部位 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①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可吸收成分:小肠内含大量消化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其中含有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的各种消化酶,已将食物消化成适合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②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小肠粘膜具有很多环形褶皱,其上有大量绒毛和纤毛,使吸收丽积增大约600倍,可达到200m...[详细]
一、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 (一)食物的热价 将1g食物氧化(或在机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食物的热价。 (二)食物的氧热价 氧热价是指每消耗1升氧用以氧化某种营养物质所产生的热量。氧热价是根据定比定律关系推算出来某物质氧化消耗1升氧的产热量。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整个机体时,只要知道单位时间内的氧耗量,...[详细]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进入肾小管的原尿称为小管液。重吸收作用是指小管液内水和溶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而进入管周毛细血管的过程。 每昼夜生成的原尿量可达180L,而终尿量只有1~2L,为原尿量的1%。这是由于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99%的液体又被重吸收回血。可见,重吸收作用明显影响终尿的量和成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