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成考网的网校辅导班开班了,各位成考的考生赶紧来报名吧!以下内容是的小编为成考考生汇总的<<2015年教育理论考试大纲(十一)>>,希望能够帮助到成考的考生。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① 什么是无意注意;② 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2)有意注意:① 什么是有意注意;② 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3)有意后注意:① 什么是有意后注意;② 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
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① 实物直观;② 模象直观;③ 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性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成考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浙江成考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浙江成考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